观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有感
发布日期:2020/12/4 10:30:48 | 浏览次数:12049 来源:特发服务董秘办1980年,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建立,成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。时光飞逝,光阴荏苒,回首这四十载的风雨兼程,泪水与欢笑交织成一幅幅鲜活而又生动的难忘画卷,向世人诉说着一个又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传奇故事。
“深圳”一名始自明永乐八年,并沿用至今。所谓“圳”,即是土地或者田地里的小水沟。据史书记载,当时深圳境内大大小小的河沟纵横交错,数不胜数,故以“圳”名。
渔民村位于现深圳市罗湖区,紧邻香港。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,陆续有一些渔民从广东东莞一带来到这里,以打渔为生。直到1979年初,这里看到的依然是渔船千帆,渔网交织的繁忙捕捞景象。
上世纪七十年代末,中央政府考虑到广东省紧靠港澳、华侨众多,具有建立经济特区的诸多便利条件。在经过充分考察调研后,正式决定建立全国第一个经济特区——深圳经济特区。
改革东风送残冬,对外开放春意浓。在政府的鼓励下,全国各地怀揣梦想的有志青年争相加入到经济特区的建设当中,积极发扬“敢闯敢拼,先行先试”的创业精神,在这片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热土上尽情地挥洒着青春与汗水,贡献着智慧与才干。
大刀阔斧推改革,解放思想探新路。改革开放期间的深圳敢为天下先,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骄傲的全国第一:第一个对外出口加工区、第一次土地拍卖、第一个商品房小区……类似的第一次在深圳数不胜数。在这里,鼓励创新,包容失败,唯有原地踏步与碌碌无为无法被接受与认可。自力更生、开拓进取的观念铸成了这座城市阳光的气质,赋予了这里的人们高尚的灵魂。
时间就是金钱,效率就是生命。有了之前的各种第一次,随后便是前赴后继的实干家们创造的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的深圳速度:号称“三天一层楼”的国贸大厦、当时的国内最高建筑——地王大厦、作为城市运转大动脉的深圳地铁,都是深圳速度的集中体现,这背后是无数深圳人的不懈努力与辛勤付出。漫步在城市的街头,感受着来往行人的匆匆步伐,置身于这样的生活节奏,你怎能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,使出百分百的气力。
四十载弹指一挥间,让一个人从懵懂孩童到不惑中年,让一座城从边陲小镇到现代都市。如今的深圳,尽管已是灯火辉煌、高楼林立,但依旧不忘初心,保持着低调谦虚的性格。“来了就是深圳人”,这句简单质朴的口号浓缩了这座城市开放与包容的气质,表达了每一位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发自内心的亲切问候,更深刻地承载了自由、平等、博爱的价值理念。
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。祝福深圳、祝福鹏城,很荣幸能够生活、工作在这里,你的过去我虽来不及参与,你的未来我定要奉陪到底。